一、系统概述 系统涵盖电务管理的各种工作,包括安全调度、生产管理、设备(资源)管理、应急指挥、综合分析诊断等模块,实现日常安全盯控、生产管理信息的上传下达。系统接入信号集中监测系统、机车信号系统、DMS系统、LAIS系统、CTC/TDCS 系统、ZPW2000、动环监测系统、安全数据网系统、作业监控系统、视频监测系统、LKJ监测系统、机车信号远程监测、环境监测、区间监测、视频缺口监测等。对各接入的系统数据进行综合处理,通过综合分析服务的智能化对象状态模型,智能挖掘各系统间数据的关联性,并对设备特性进行自动跟踪和歧变分析,给出异常告警。故障诊断服务通过故障分析树、标准故障分析流程指导等,自动对系统产生的告警和接入系统送达的报警进行复核及故障定位分析,给出故障处理建议,并纳入问题库进行闭环管理,在许可的条件下直接转作业计划管理。
二、系统特点 • 分散接入 对电务段既有系统通过虚拟化(RDP+高压缩实时图片传输)和数字化技术实现分散接入。数据融合对不同系统的设备、人员、环境等各个层面的信息进行综合处理。根据电务段的各项生产任务要求和工作流程,对设备报警、设备状态数据、人员信息、设备履历数据、运行环境数据、设备检修维护指南等进行综合分析,实现人员和设备,任务和人员,环境与人员的关联处理。实现人员、设备、环境信息的静态查看和动态跟踪。 • 智能分析 创建在线设备对象状态分析模型,多角度、多层次对设备电器特征数据进行跟踪分析;对歧变异常报警进行故障定位,给出故障的维修处理建议;智能电路分析功可以进一步辅助人工分析,并能固化人工分析流程进行自动分析。 • 统一调度 通过系统人员、设备、地理环境等信息的综合处理,实现正常工作情况下和应急抢修情况下的统一管理和调度指挥。 • 全面管理 实现日常生产作业的实时盯控、历史回溯、按作业实际和等级进行多角度展示。对应急抢险任务的全程跟踪和盯控。对设备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全面、实时了解信号设备的历史状况,当前状况及维护维修计划。 • 综合展现 大量采用图形直观反应设备状况、生产作业状况。
三、系统框架 • 总体结构 电务系统中各监测系统、监控系统、分析系统、管理系统、指挥系统通过接口服务器将各自的数据上传至平台,系统分析功能根据上传数据进行逻辑分析,找出异常/故障设备,通过故障诊断模块进行异常/故障的原因分析;按故障实际情况判断启动应急预案,分析结果推送给生产管理模块,自动生成问题库并进行生产组织,达到故障的闭环管理。同时对生产作业进行情况进行管理、跟踪。 
• 物理结构 系统总体上分为三层结构,铁路局层、电务段层、车间/工区层;其中电务段层是主体,各个系统间通过硬件防火墙进行隔离。 
• 逻辑结构 
四、系统功能 • 安全调度 事故管理、故障管理、问题库管理、命令号管理、非正常使用登记、机械室准入、违章违纪、手摇把管理、备用道岔二极管、轨道电路分路不良、结合部管理;
• 生产管理 年表管理、月表管理、重点任务管理、月计划管理、周计划管理、日计划管理、主体施工管理、配合施工管理、邻近营业线施工、作业完成统计、天窗兑现率、施工完成统计创建在线设备对象状态分析模型,多角度、多层次对设备电器特征数据进;
• 设备管理 设备分类、设备履历台账、备品台账、中修管理、设备运用状况统计、联锁管理、质量管理;
• 应急指挥 应急预案、应急备品、应急路线图、应急人员、应急图纸、应急抢修工具;信号综合分析诊断报警集中、故障诊断、设备状态图、综合分析;
• 移动终端 作业实时记录、径路导航、视频通讯、定位采集、信息推送
|